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站内搜索

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 东南亚南亚物流合作与发展专题论坛-观点综述

东南亚南亚物流合作与发展专题论坛-观点综述

发布时间:2010-11-19,查看次数:1552

东南亚南亚物流合作与发展专题论坛

观点综述

印度SINHA_RANVIJAY_KUMRA中国物流学会何黎明会长、泰国THOMWARIT_HATAYODOM

泰国THOMWARIT_HATAYODOM印度SINHA_RANVIJAY_KUMRA刘金鑫研究员、贺登才副会长、吴建烈副研究员

泰国童瓦利、印度辛仁杰、中国刘金鑫

第九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东南亚南亚物流合作与发展专题论坛于2010年11月14日在江苏南京金陵会议中心举行,由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承办,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吴建烈副研究员主持。来自印度的物流学者辛仁杰 (、泰国的物流学者童瓦利(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刘金鑫研究员做了专题发言,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李严峰院长、上海同济大学陈川教授、徐州空军学院郭志明教授在论坛做了即兴演讲和书面发言。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印度和南亚物流发展现状与未来

辛仁杰认为,中印缅孟合作机制下发展交通物流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印度实施东进战略,就是要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印度物流业的现状是被非组织内成员以较低甚至零成本控制、仓储技术以及跟踪系统方面的投入较少、处于产品演变周期的低级阶段、落后的基础设施,较低的信息技术投入,有限且无组织的企业伙伴、复杂的税收结构-3PL服务只会使消费者得到有限的利益。2007年,印度物流业占市场份额为6%,未来15年预测年增长率25%,到2020年物流业产值可突破150亿美元。印度物流业增长的动力主要有印度强劲增长的GDP、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印度正在成为国际制造业外包的首选地、印度国内零售业有序发展、农业相关的商业活动更加频繁、实施增值税政策刺激企业发展。印度物流业发展的抑制因素主要是市场过于分散、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供应链的中间环节过多、技术研发投入较少、缺少鼓励性投资政策。印度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印度将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以及零售业的蓬勃发展,印度的物流产业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物流产业将成为印度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有能力提供与全球质量成本标准一致的物流解决方案。印度物流业发展的机遇:物流的外包信息产业、农业物流、大型基础设施以及工程项目物流、疾病应急管理、贸易物流。

南亚物流业的情况。关键是要较少非关税贸易壁垒,促进商品、服务和人员在SASEC国家之间自由流动。目前SASEC次区域跨国贸易程序都是又繁琐又费时的。清关手续大大增加了成本并延误了交货时间,即使是一个很短的物流链。模糊复杂的程序和文件降低了透明度,尤其是要在大范围推广的时候。在关键的边境例如Benapole(孟加拉国)和Petrapole(印度),两国之间超过80%的贸易往来都要通过这两个边境,经常发生严重的交通阻塞,两边的卡车排队都要等 1 - 5天。众所周知,超过85%的时间花在了边境的排队等候、通关以及与孟加拉国的货物转运上。为了减轻交通阻塞,提高交通边境运作效率,印度政府与孟加拉国政府签订了边境交通运输协定,一旦发生效用,会显著提高Petrapole-Benapole之间的跨国运输操作效率。

二、世界市场和GMS框架下的泰国物流发展潜力
泰国学者童瓦利从国际区域合作机制和中国发展的视角提出泰国物流业发展战略。泰国参与的区域经济框架主要有GMS合作框架涉及6国家: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和中国南部(云南);BIMTECS合作框架涉及4个国家: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和泰国;ACMECS合作涉及5个国家框架湄公河内外贸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IMT-GT合作涉及3个国家: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大湄公河次区域(GMS)道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南北经济走廊、东西部经济走廊、南方经济走廊的建设。亚洲的公路网络是泰国路网连接到邻近的国家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铁路网络以促进国内和国际运输(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与缅甸在柬埔寨和老挝铁路网络,以联系中国和越南铁路网络的未来。经济合作EWEC,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目标是要减少运输成本,在走廊上,使货物和人的运输更有效;在走廊里、减少贫困,通过支持发展农村和边境地区,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EWEC发展的行业,包括:(1)运输;(2)能量;(3)电信;(4)旅游;(5)贸易便利化;(6)农业;(7)私人投资和工业园区。
三、桥头堡经济战略与泛亚地区物流发展

未来全球秩序取决于美国、欧盟和新兴大国三种力量的合作。地缘经济是大国战略合作的环境研究,地缘政治是大国战略对抗的环境研究。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必然更多选择地缘经济的新思维模式。地缘经济关注的是世界市场的中心地区和邻近国家之间的跨国界经济组合。

泛亚两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是我国主体战略发展目标。在广义的泛亚地区框架内,对于中国而言,狭义的泛亚地区就是指以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中亚为核心的中国周边战略依托地区,是亚洲地区尤其专指沿“乌拉尔山—里海—高加索山—。战略依托就是在中国周边构筑一个可供中国有所作为的友好、合作、互信、结伴而不结盟的利益共同体。

泛亚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和战略空间,认真研究泛亚地区地缘战略理论,为制定中国和平发展的地缘大战略提供方法和工具,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至关重要。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研究任务。泛亚交通物流研究,特别是在建设国家桥头堡背景下的大通道研究是泛亚合作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黑龙江真正成为我国沿边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枢纽站”、“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战略,其实质就是构筑面向泛亚地区战略依托的节点。

地区和谐是世界和谐的基础。沿边地区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利益的结合部,存在一些开展双边和多边务实合作的节点。对于这些节点,要从战略高度加以运筹,实施战略性开放。提升沿边开放水平是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必然结果。地缘经济关注的是世界市场的中心地区,桥头堡经济战略的目标市场在于俄罗斯、印度、欧盟、日本和GMS国家,通过建设能够高效沟通欧亚大陆的陆路交通运输通道,会极大改变中国及其他大陆国家过于依赖海洋运输通道的现状,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推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通过国际能源通道的建设,破解马六甲困局,维护我国能源安全,对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产业转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人民币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区域合作,加强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安全稳定,使我国战略重心在陆海之间保持平衡,减轻来自海洋的威胁。四、企业案例

云南宏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牛宇总经理就企业自身案例说明,在当前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结合工程物流运作实际,通过企业实践,

(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整理)

Copyright © 2004-2015 gmslogistics.org,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GMS.LRC 滇ICP备13000038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给我们发邮件 gmslr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