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站内搜索
“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今召开
“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今召开
6月7日上午9点,在昆明市绿洲大酒店召开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促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南书毕,省商务厅副厅长朱晓阳,商务部仇鸿部长助理,越南计划投资部副部长高曰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顾朝曦,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武等领导。
这次“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第一次会议主要交流研讨了建立中越经济合作特区的重要意义和战略思路,并着手设想了所存在的主要障碍以及解决办法。以图有利于我国实施我国外交战略,推动沿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深入开展西部大开发战略。
自1992年以后,国务院正式开放了河口,凭祥等十三个沿边城市,鼓励沿边口岸城市与周遍国家发展边境贸易以及边境经济技术合作,促进边疆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升沿边开放”,作为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重大战略,未来,沿边开放将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点之一。再次宏观战略背景下,广西,云南先后提出加强与越南边境省区的合作,建立自由贸易区或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建议。在中央的支持下,国际组织积极推动,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建设“中越经济合作特区”。为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做拓路者。
会议上,各方着重探讨了建立中越经济合作特区的总体思路,并设立了从2008年--2010年的近期目标。在两年内完成核心区和外围区的建设,外围区与核心区相互配合、功能互补。为加强中越贸易合作,提高中越边境开放水平,实现中越边境地区繁荣、稳定;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入发展;推动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来探索演变开放的新途径。
为完善建立中越经济合作特区的战略,双方大胆制订了新的战略政策,在政策优惠先行先试,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沿边开放先行先试,FTA战略先行先试。
最后,中越各地区代表达成共识,为今后的沿边开放战略以及建设中越经济合作特区积淀了牢固的基础。
本网讯(记者 赵玮)6月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华“促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昆明召开。本届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会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云南省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协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云南省商务厅以及广西自治区商务厅承办。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主任南书毕,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越南计划投资部副部长高曰生,云南省副省长顾朝曦,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陈武分别在会上致辞,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云南省顾朝曦副省长在会上表示:中越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经济走廊土地面积大概有3.4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在是云南自然资源丰富,地理区位好,发展条件佳,产业基础配套,增长速度快,投资效益较好的地区。建设经济走廊,将使昆明经过老街、河内、海防到达广宁的块状区域,当中的生产要素得到更多地配置。利用经济走廊的多种资源建设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使该地区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省内高度重视经济走廊的建设,采取具体措施,加快经济发展力度。目前与越南专家合作完成了“两廊一圈”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昆明、老街、海防、河内经济走廊建设的蓝图。加强昆明市的建设,积极发挥昆明在经济走廊中的作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仓库,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以教育体制改革,和大学城建设为契机,建立面向东南亚人才招聘和人力资源中心。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昆明至河口的高等级公路已经修到了蒙自。即将开通石林至蒙自的高速路,蒙自到河口的高等级公路已经基本建成,预计今年内能完成。连接河口和老挝的大桥也基本建设完成。红河航道的前期工作开展顺利。目前正在加快昆明新机场,预计到2010年后昆河经济走廊将会形成铁路为动脉,公路为基础,水利为补充,以航空,铁路,公路和水港码头口岸为一体的门类齐全,立体交叉,一二类口岸和边境通道相互补充的格局。
今年1到4月云南与越南贸易额已达2.4亿元,增长速度迅猛。产品涉及化工,机电,电能,铜材,煤炭,矿产,农产品等,而且逐步由自然型粗放型向生产型科技型加工型转变。云南将与越南老街省建立“中国红河越南老街经济合作区”,目前河口国际口岸已经开工建设,河口区的征地工作正在进行。口岸区的四条建设道路工程已经破土动工,红河公路大桥预计今年建成。其它配套项目也在建设之中。随着合作项目的不断推进,云南省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该项目顺利进行并得到良好的效果。
新闻背景:
促进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中国-越南边境跨境经济合作(UNDP援华项目)
项目目标:通过在中国-越南边境的云南和广西援助两个跨境经济合作(简称CBZE)的建设,增进中越间的合作进而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
项目产出:
为了加强对跨境经济合作以及伴随着的潜在社会风险的理解,在中国国内与中越多个政府层面鼓励参与CBEZ的规划,政策制定和实施,鼓励非公经济对项目提出意见和反馈;为中国的其他跨境经济提供示范指导案例。
CBEZ项目的直接受益人是政府及合作区的非政府人员,还有中越以外的参与能力建设的别国代表。受益人还必须包括妇女、少数民族和其它潜在的弱势群体,必须通过战略规划来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对抗境外合作带来的风险。
在中期目标上,项目会鼓励企业、商会、国内社会团体和教育培训机构间的合作,促进他们在中-越边境的商务发展。
在长期目标上,项目将会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为当地居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保护跨境社会安定及消除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