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站内搜索
驻滇商会:发挥品牌优势走东盟
驻滇商会:发挥品牌优势走东盟
来源: 云南网
2008年,云南进入一个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招商引资的时代。在云南参与全国举行的各种各样的招商活动中,你会发现各省在昆商会的会长们穿梭于上海、广州、温州、香港等资本富集的城市,积极扮演着为这些资本对接云南牵线搭桥的角色。上海的一位民营企业集团老总吃惊地说:“以前只见过政府部门出面招商,没想到你们商会也跟着来,倒也新鲜。”
整合商会 规模出击
省外驻云南的36家商会(含15家省级商会)里,曾有过大新闻的商会不少。例如全国第一家商会——昆明温州商会,目前这个拥有1700多会员、300多商会理事的商会一直在全省的民营水电、矿产、房地产、汽配、五金机电、建材、服装七大市场占有极大份额。同时,随着他们在全省市场拓展,在曲靖、玉溪、大理、丽江等9个州市又设立了分会。可以说温州商会已经形成了一个有组织、规模和管理需求的大商会。在和商会成员不断的交流、沟通之后,商会上下取得共识,20多家温州籍企业联合组建温商集团,对商会的信息、人才、资金全面集中,针对市场需求提出“立足昆明、辐射周边、面向东盟”的思路,集中几十亿元资金规模投入商城、矿业、制造业。据了解,昆明巨力电缆集团已考虑进入资本市场。随着云南螺蛳湾市场辐射东盟的能力日增,原有市场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一个占地百亩,比现在的螺蛳湾市场大4倍的广福商贸城已在建设中,在商会领导下,整个商城建设投资达几十亿元。
用好商会资源,积极当好政府助手,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也是商会近几年来打造商会品牌的又一重要内容。只要是省市政府到温州招商,商会会长都陪同前往。今年昆明市政府前往温州招商,签订300亿元的合同,与商会努力有很大关系。
立足云南 把握商机
参与云南经济建设,关注云南产业走势,为云南面向东盟做好服务,提供细致项目是很多在昆省外商会努力的方向,也是这些大的商会融入云南与东盟的共识。今年开春,当昆明市城中村改造正式启动时,昆明最热闹、建设密度最高的南窑村对开发商公开招标,云南省浙江商会下属的房地产公司与家乡上市公司联合投资,成为昆明市第一家获得公开招投标改造城中村的企业,总投资在30亿元。商会还与浙江芬利集团等25家浙江企业联合投资建设占地2000亩的“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总投资过百亿元。由于浙商在昆明强劲投资,今年昆明市在浙江省获得“2008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在云南拥有百万重庆籍人力资源、5万户个体工商户、2000多家企业的重庆商会,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商会。由于昆明建筑企业80%的用工均为重庆人,重庆企业关注的是一系列与建筑相关的产业项目。他们成立了投资促进部,针对东南亚、云南现有的重大商机去做服务。这个部门配合省经合办、昆明市各招商局积极开展工作,完成自己熟悉的产业项目布局。2005年成立的西部石材城不仅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石材城,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最大的石材城,建筑石材交易量达20多亿元。最令重庆商会自豪的是,面向东盟出口摩托车的所有重庆企业及销售公司都是商会面的“人力资源”。
创新思路 创造机遇
只有80多家企业的上海商会和其它商会所走路径又不相同。做为有能力引进大集团公司进入云南的上海商会,他们强调“投资多大不是问题,关键就怕投资环境不好,政府不能诚信服务。”擅长于调动大资金、大项目的上海商会很看好昆明市今年“爱商护商”的投资环境,今年参与呈贡新城管委会联合组织招商团队前往上海,上海中发电气集团、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正泰投资等十大民营集团十分重视。在商会下属云锰集团倡议下,做为在云南本土的第一家打东盟牌的上海企业,他们看好通过云南,把上海、东南亚大的集团公司吸引过来,在呈贡新区投资5亿元建两栋5A甲级“上海东盟商务大厦”,整合两地大集团公司综合资源,称之为“总部经济”,目前已有10多家大的集团初步准备进入。
目前,从重视创企业品牌到创商会品牌,这标志着云南商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走向成熟,让云南涌现更多浙商、徽商、晋商、渝商、沪商、温商……这是云南商界品牌繁荣的盛事。
记者 张文戈(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