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站内搜索

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 » 新闻中心 » 物流资讯 » 嵩明是“保税港区”正选

嵩明是“保税港区”正选

发布时间:2010-07-08,查看次数:1143

  在昆明国际陆港框架下,尽管嵩明保税港区的布局不存在太多悬念。但近来,一份有关昆明物流方面的规划,或将影响到前述布局前程。”一位知情人士说,保税港区是否能成功申报,成了一个追问。
  “三区合一”发力
  按《昆明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昆明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两规》)对昆明国际陆港的定义,她是一个依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国际商港,设有港务监管、保税加工区、港口仓库、保险公司、结汇银行、船运代理公司等机构。
  “保税区是建设国际陆港的核心平台。”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金鑫说。
  保税区是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种新的经济区域。由于保税区按照国际惯例运作,实行比其他开放地区更为灵活优惠的政策,因此,保税区成为了改革开放的高地,也是国内外客商关注的焦点。 而此番,在昆明国际陆港框架下,含嵩明县、寻甸县、东川区等地区的嵩明保税港区,随着发展的需要,还将向昭通及滇东北延伸。
  《两规》编制组的一位成员说:“嵩明保税港区设立这么大的范围,主要是从发展、区位等着眼规划的。”
  该成员坦言,昆明作为我国内陆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结合部的中心,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长江流域地区合作和西南六省市合作的蓬勃兴起,昆明必然需要一个推进区域经济国际化的平台,而保税港区则是最好的选择。
  刘金鑫提醒说,现行的保税经济策略下,我国又分保税港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形式。其中,保税港区叠加,或者包括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各项功能政策,是我国保税经济区域的最高级形态。
  据悉,从1990年—2008年底,我国先后共设立了15个保税区,并赋予其最优惠的政策和最大的开放度,即“境内关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保税区优势也在逐渐转弱。如我国加入WTO后,内地工业品的平均关税大幅降低,从2001年的14.7%,降至2005年约9.5%,并取消所有的非关税措施。
  因此,《两规》从一开始,就将嵩明保税港区规划成了“三区合一”的保税港区,目的是为充分发挥昆明的区位优势和国家给予的政策优势。
  王家营的“伤痛”
  尽管这样的规划设置着眼于长远,但是最近,一项有关于物流方面的规划,则令业界人士倍感忧虑:原因是此规划范围,仅包括王家营、经开区、空港区区域,空间范围不但狭小,而城市功能、产业定位混搭,不利于未来空间布局的优化。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甚至将自己的看法,以书面传真的形式告知记者。该人士说,从现实条件看,王家营铁路集装箱节点站建设,对昆明乃至云南省铁路物流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王家营周边的土地已被许多地产商控制,物流企业难以进入,根本无法形成物流聚集,自然也就难实施保税港区的建设。可以说是,这是昆明城市发展中的“伤痛”。
  现在,相关部门若不修改规划,在5—10年后,无疑将成为又一个新的“伤痛”。
  该业界人士认为,即便采取土地置换方式重新布局,再同空港经济区联片开发,也将由于产业发展空间已经受到局限,加上这些地区处于城市中心位置,不适宜大规模物流作业。因此,他建议,王家营片区只适合物流基地,不适合保税物流港区的建设。
  据悉,由于我国行政管理的特点,物流规划隶属发改委,物流信息属于工信部,商贸物流属商务部,铁路物流属铁道部,公路物流属交通运输部,航空属于民航总局,农业物流属农业部,保税中心属于海关。
  因此,有业界人士呼吁:当下,在国家“十二五”区域新经济格局还未全部成型下,昆明,云南省各级部门要形成共识,站在区域高度、国家高度,从未来城市发展的特点,规划物流产业的方方面面,一致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地方规划的升级。
  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刘金鑫分析认为,从昆明未来的物流需求看,楚雄、安宁方向将承担南亚方面的物流需求供给任务;玉溪、晋宁将承担来自东南亚方向的物流需求供给;空港经济区将承担满足航空物流需求的供给;经济开发区及呈贡奖承担铁路集装箱物流需求的供给,嵩明、曲靖将承担来自国内物流的任务,特别是保税物流的服务。
  而关于保税港区的规划范围,昆明与沿海省区有很大不同,规划面积不具备可比性,昆明保税港需要从国际区域合作发展的视角来考虑。
  记者注意到,目前,我国获得批准建设的11大保税港区,唯独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的面积为3.71209平方公里,其余均在7平方公里以上。
  此外,审视昆明现有的空间范围看,嵩明县具有宽广的坝区,而其可以向曲靖方向延伸,与昭通水富港同处一线。但更关键的是,“十二五”期间,国家铁路网和公路网均经过嵩明,而且比邻空港经济区,以及滇中城市圈的综合交通运输节点。
  因此,业界人士纷纷认为,嵩明是建设陆港保税区的首选地。
  而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的保税港区,拥有最齐全的功能政策优势,但由于各地保税港区的港口基础不一、区位不同,保税港区的功能定位也不同。
  换句话说,每个保税港区都具有自己个性和特色。而按《两规》的表述,嵩明保税港区为国际陆港型保税港区和飞地经济区,亦即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据《两规》编制组成员透露,嵩明保税港区将重点发展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主体的保税物流功能区、国际大型港口的飞地港区、物联网产业园、智能电网示范区等业态,使之成为中国西南连接泛亚长三角经济带、泛珠江三角经济区的国内,及辐射东北亚、北美国际物流供应链节点。
记者廖兴阳报道


Copyright © 2004-2015 gmslogistics.org,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GMS.LRC 滇ICP备13000038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给我们发邮件 gmslr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