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站内搜索

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 » 新闻中心 » 物流资讯 » 构建云南与泰国北部物流合作新模式

构建云南与泰国北部物流合作新模式

发布时间:2009-06-16,查看次数:1061

构建云南与泰国北部物流合作新模式
时间:2006-12-05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刘金鑫 熊彬

云南省和泰国北部是中泰合作框架下的主要经济贸易合作区域。从地缘优势的角度整合和升级现有商业用途的公共设施、交通和通信系统,发展国际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和经营物流节点,培养物流有效需要,促进物流产业集聚显得尤为重要。
  云南与泰北物流合作发展战略
  近些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入,为泰国提供了发展双边贸易物流的良好机会,也为跨边界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然而中泰物流合作仍有不足,如合作双方缺乏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持,以及诸多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阻碍。
  目前,云南的物流成本占GDP的25%,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的65%。而泰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19%,运输成本占物流成本的42%。云南和泰北都提出了物流发展规划。简言之,中泰合作的潜力还未被完全发掘。
  云南省物流中长期发展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连接“三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沟通“两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北京、成都至昆明(联系环渤海),二连浩特、重庆至昆明,上海、贵阳至昆明(联系长三角),广州、南宁至昆明(联系泛珠三角),以及昆明至越南、昆明至老挝至泰国、昆明至缅甸至印度洋、昆明经缅甸至南亚方向的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中国东盟昆明物流中心”,景洪物流园区,发展建设磨憨物流中转中心、关累港口储运中心、打洛边境贸易物流中心。
  2006年4月,泰国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也通过了“泰国物流发展战略规划”(2006-2010),确定了提高贸易运输服务效率的政策,通过采用多式联运的方式,将泰国的廉差邦港口和素汪那普机场发展成为国际物流中心;计划提高燃油利用率,鼓励改变货运方式,建设双轨铁路系统和第二个国内商品集散中心;民间企业改进物流系统效率,为未来连接政府部门将采用的电子物流系统和税务厅的电子资料交换系统作好准备。泰国政府将在清莱府建立经济特区,包括湄塞、清盛、清孔三个地区;其中计划在清孔建设面向中国的国际物流中心,在清盛建设两个码头保税区。
  加强物流方面的合作,合理利用现有的运输基础设施,能有效地促进双方贸易、投资和旅游的发展。同时,交通网路的升级和发展使得本区域内资源和市场的获取更加便捷。以昆明、景洪、清莱、清迈为区域增长极,以湄公河运输线(景洪-关累-清盛-清莱)为发展主轴线,结合景洪-打洛-湄赛-清莱、景洪-磨憨-清孔-清莱等二级发展轴线,构建昆明-景洪-清莱-清迈双核经济发展空间,实施物流合作开发战略。
  加强中国云南与泰国北部物流合作的具体战略包括:整合和升级现有商业用途的公共设施、交通和通信系统,改善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包括水路、陆路、铁路和航空,改善有关交通运输系统以获得东南亚国家的其他资源和市场;促进商品贸易专业市场的建设发展,发展产品流动网络系统,发展国际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物流节点的建设与经营,培养物流有效需要,促进物流产业集聚;出台促进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政策,建立物流协会之间贸易协调机制,加强物流人才培训,制定物流合作发展规划,构建昆明-景洪-清莱-清迈双核经济空间结构模式。
  物流战略发展轴的选择
  实行点轴开发的关键是选择好重点发展轴。过去10年贸易额的稳步增长,展示了湄公河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和泰国之间的重要物流通道,作为该地区的一条主动脉,湄公河对沿岸3亿多人口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很多经济合作框架下都有与湄公河委员会(GMS)有关的合作项目。为改进物流运输,两国应整合双方的物流系统,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电讯系统及相关支持设施。
  中国云南出口商品多半是从思茅和景洪到泰国的门户城市清莱府的清盛港。进口商品也是沿用同一路线。这条中泰间贸易的水路交通线,运费和航行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航线的容纳量(约100艘船)、水位和季节(航期约3~4天)。在签署了开发澜沧-湄公河的协议后,共开放了中国的思茅、景洪、磨憨和关累,老挝的版赛,缅甸的万盛和万彭,泰国的清盛和清孔,共14座港口。沿线思茅港、景洪港、关累港、清盛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将提高水路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
  就陆路交通而言,南北走廊被视为区域内最重要的交通合作项目。景洪-打洛-大其力(缅甸)-景栋(缅甸)-景洪(云南)和清孔(清莱府)-会晒(老挝)-景洪(云南)的公路开通,使湄公河作为货运主渠道的功能进一步提升。这条道路将和连接印度的泰国彭士洛府与中国交叉路口相连接,直达曼谷和马来西亚,最后到达新加坡。
  其次,有关的铁路项目将很快把中国的铁路系统和东盟国家的铁路系统相连,并成为新的运输渠道。铁路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打通大湄公次区域国家和中国西部运输渠道,并实现和中国其他地区的连接。目前有两条昆明经过泰北,分别取道曼谷和马来西亚到新加坡的铁路需要建设。此外,昆明正在60公里外修建新机场,以链接新加坡、吉隆坡、仰光、万象、香港、曼谷新机场和清迈国际机场,同时也可以和国内近40个城市机场相连。
  以湄公河水陆交通干线为发展轴,实现产业布局与交通运输的最佳空间组合。大部分中国出口的货物需要通过安达曼海,到达印度、中东和欧盟。这些地方最终将构成中国未来的巨大市场。因此,两国都需要加强交通物流系统的合作,尤其是昆明、景洪和清莱府、清迈府之间。
  当然,有很多其他因素和物流系统紧密联系,如人力资源、组织、技术、制度和运作规范等。所有这些因素都需要为适应物流系统的合作做出调整。加强双方合作,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中泰两国空间经济联系的运作效率和安全程度,也能使周边老挝和缅甸这样的国家受益。

Copyright © 2004-2015 gmslogistics.org,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GMS.LRC 滇ICP备13000038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给我们发邮件 gmslr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