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专题

专题报道

站内搜索

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

发布时间:2007-11-11,查看次数:995

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

来源:云南日报


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一条新的和平发展通道,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日,在昆明举行的“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专家论坛”上,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牵头完成的《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战略研究》经过专家评审会一致通过。构建横贯亚欧非三大洲21个国家的第三亚欧大陆桥的设想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据悉,截至目前网上关于第三亚欧大陆桥的信息已达20多万条。

日前,记者就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的设想和云南将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等问题,走访了云南省经济学会副会长王敏正博士,云南省发改委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段钢博士等人士。

构 想:连接亚欧非21个国家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深刻变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区域经济大整合需要区域内部沟通更加便利、联系更加紧密的国际大通道。大陆桥作为一种便利、快捷和高效的海陆联运方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大整合的必然选择。根据陆桥经济理论,人类社会发展的环境空间与布局已跨越了“江河经济”与“海岸经济”阶段,正在进入“陆桥经济”阶段。目前亚欧大陆有两条洲际大陆桥,一是西伯利亚大陆桥,也称为亚欧第一大陆桥。这条大陆桥东起俄罗斯东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西至荷兰鹿特丹;二是新亚欧大陆桥,也称为亚欧第二大陆桥。这条大陆桥东起我国连云港,通过陇海兰新铁路,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穿越中亚地区,连接俄罗斯、德国等欧洲国家,最终抵达鹿特丹。

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东起以深圳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鹿特丹港,横贯亚欧非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4个国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全长约15000公里左右,比目前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要短3000公里左右。第一亚欧大陆桥贯通亚洲北部地区,第二亚欧大陆桥连接从东到西的亚洲中部地区,而第三亚欧大陆桥进一步将亚洲南部和东南部连接起来,使整个亚洲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广大地区第一次通过铁路网完整地联系起来,它将是我国陆路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

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将成为连接“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的中枢、沟通“三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纽带、横贯“三洲”(亚洲、欧洲、非洲)的桥梁。

据专家介绍,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具备4大优势,一是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好,整个大陆桥避开了高寒、沙漠地区,相邻港口无封冻期,沿线铁路网络密集、四通八达并连接到世界上许多重要海港和航空港,具有便捷、安全、高效率、低运输成本的国际综合交通运输基本要求;二是沿线地区分布有密集的铁路网,由东至西分别是中南半岛铁路网、南亚次大陆铁路网、西亚铁路网、欧洲铁路网及北非铁路网。中国国内部分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铁路网络;三是连接了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同时,这些海港又是重要的航空港(如深圳、香港、吉大港、加尔各答等),航线密集,可以有效地将海、陆、空三种运输方式结合在一起,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长处,实行多式联运,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效用;四是连通了亚洲、欧洲和非洲,“三洲”面积和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分别超过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八十,市场前景广阔。大陆桥沿线资源丰富,各国经济互补性强,在资源和市场之间架构一座快捷经济的桥梁,为带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专家认为,大陆桥的提出和构建正顺应了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第三亚欧大陆桥沿线有以中国为主的亚太经合组织的东亚板块、“东南亚国家联盟”、“中印缅孟合作论坛”、“南亚自由贸易区”、“海湾合作会”、石油输出国组织、欧盟、非盟等多个相互联系、相互覆盖的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这些合作组织构成了一张巨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网络。这一广泛的区域合作要获得成功或取得更大成效,必须加快区域间交通线的连接,使资源和要素在区域内优化配置。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构建,必将推动沿线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向更宽领域、更深层面拓展,为区域间的开放和合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构建不仅能充分发挥中国西部的区位优势,还将给云南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开放大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为我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作出重要贡献。专家期望通过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使之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成为我国与广大亚欧非国家合作发展的金桥。


定 位:云南将成为中心枢纽

地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结合部的中国云南,因其优越的区位优势,将在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因为从云南向东可与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圈相连;向南延伸,可通过建设中的泛亚铁路东、中、西三线直达河内、曼谷、新加坡和仰光;向北可通向四川和中国内陆腹地;向西可经缅甸直达孟加拉国吉大港沟通印度洋,经过南亚次大陆,连接中东,到达土耳其的马拉蒂亚分岔,转西北进入欧洲,往西南进入非洲。

事实上,早在2000多年前,云南就已经处在一个国际大通道的枢纽位置,被历史学者称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欧洲国家连接的“十字路口”。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西南丝路”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

近年来,在提出将云南建成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后,云南通道建设全面提速。铁路方面,泛亚铁路“东线”从玉溪至蒙自的铁路已于2005年9月开工修建;泛亚铁路“西线”从大理到瑞丽的铁路也在今年年初开工。公路建设方面,昆明-曼谷公路国内段将全线改建成高等级公路;昆明-瑞丽-仰光公路、昆明-河内-海防公路国内段也正在全面高等级化的改造过程之中。在水运航道方面,一江连六国的“东方多瑙河”澜沧江-湄公河正在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往来的“黄金水道”。

云南将成为构想中的最佳连接坐标。从全球的视野重新定位云南的世界经济坐标,就会发现云南位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亚之枢纽”,沿亚洲六条大河独龙江(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金沙江(长江)、元江(红河)、南盘江(珠江)均可在云南形成自然的“国际大通道”。具有地理位置最优、气候条件最好、面临市场最广、与沿桥国家的互补性最强、友好交往历史最久、对外连通条件最好的省份,具有不可替代的中心枢纽地位和作用。

云南将成为构想中的物流中心。大陆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外贸运输单向东运的运输结构,形成“出东洋”与“下西洋”双向并举的出海交通运输格局。开通大西南、泛珠三角及长三角地区通往印度洋的最近的陆上通道,有利于促进外贸,扩大海外市场,云南将成为构想中的信息平台。目前,昆明是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中国第4个区域国际出入口局。

此外,云南还将成为构想中的产业承接及出口加工基地,以及将成为我国提升沿边开放的先行示范区。

关 键:昆明至吉大港铁路建设

据介绍,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的重点在亚洲,关键是昆明-吉大港段。加快实施昆明-吉大港段的建设步伐不仅将会带动滇缅沿线节点城市和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大陆桥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昆明至吉大港铁路由昆明出发,经过昆明、大理、瑞丽后进入缅甸,最后到达孟加拉国吉大港,线路全长约2000公里左右,其中国外段长约1400公里左右。

目前,该铁路国内段昆明-大理-瑞丽是正在或即将改建及新建的泛亚铁路西线。昆明-吉大港铁路建成后,向西延伸即可与印度铁路网相通,继续往西可到达中东、欧洲和北非,最终形成第三亚欧大陆桥。同时,根据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UNESCAP)成员国政府签署的《泛亚铁路网政府间协定》和正在实施的由泛亚铁路及亚洲公路组成的“亚洲陆地运输基础设施发展计划”,以及云南省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的南亚国际大通道计划,专家建议尽快建立国家政府间的推进机制和实施计划,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第三亚欧大陆桥战略构想。专家表示,这一区域是当今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随着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的提出,一座沟通、合作、发展与共赢的桥梁正从战略构想中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

云南,作为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的中心枢纽,必将在这座共赢的“金桥”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 议:专家学者看好“大陆桥”

在“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专家论坛”上,来自国家有关部门、有关省市及省内相关领域的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的200名专家一致认为:如果构想中的第三亚欧大陆桥成为现实,云南将毋庸置疑的成为这座大陆桥的中心枢纽。

专家组对由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院牵头完成的《第三亚欧大陆桥战略研究》报告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一致通过认为:该研究成果提出的战略构想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是提升沿边开放,完善内外联动,构筑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对发挥西部沿边地区特别是云南省独特的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与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为今后深化相关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发来贺信表示,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战略构想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也很现实的大胆构想,这一构想的实现必将更加密切中国同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往来,而且对扩大我国对欧洲大陆、非洲大陆的开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科研管理联络处处长、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研究中心李光辉博士认为,第三亚欧大陆桥如能建成,将成为一条睦邻、安邻、富邻之路,是弥补中国沿边区域合作缺失链环的重大措施。

泛珠区域合作办秘书处专家黄华东认为,近年来,泛珠三角区域与欧盟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贸易增长很快,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将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区域与欧盟、东盟的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胡健认为,中国与南亚目前处于平稳、长足的发展,通过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可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中国向西出印度洋可以获得新的通道。

云南省政协经济委原副主任胡桐元研究员认为,云南发展要靠内循环和外循环两个系统,外循环的关键问题是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一旦建成,中东的石油、欧洲的高科技都可以引进。

在讨论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战略过程中,很多专家认为:研究报告突出了战略性、前瞻性和现实性,但也要高度认识到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的长期性、复杂性。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昆明—吉大港段是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关键,应高度重视。中铁二院交通规划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小强认为:长期以来云南省高度重视国际大通道建设,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云南正在加快建设出省及出境的铁路交通网,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具备一定基础。在不久的将来,从昆明乘火车到广州只需8小时,将来从昆明乘火车到周边省市时间将缩短。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国内段预计五年内完成。

专家认为:目前民间提出构建亚欧大陆桥的设想,对于我国对外经济战略关系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但首先是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其次是各国国家层面合作的问题,也是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中最核心的问题。要从战略层次落实到项目层次,首先要分阶段实施,稳步推进,把云南国内段建设好,在2015年建成泛亚铁路网,打通印度洋出海口,这是第三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带。其次,借助多边合作组织来推动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构建,因为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是中国投射到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的线路联网。云南提出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是跨越洲际的战略构想,是一个好的创意和概念。从投资角度来看,国内交通建设是可以解决投资问题,至国外的交通建设关键是昆明至吉大港的铁路,预计需要数百亿元人民币,可采取国内对外直接实物投资的形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设交通网。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国土地区所副所长肖金成认为:中国和欧洲国家互补性很强,目前欧洲的技术和制造业不断向中国转移,云南要抓住构建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机遇,加快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刘红 樊丽川 张文戈)



Copyright © 2004-2015 gmslogistics.org,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GMS.LRC 滇ICP备13000038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给我们发邮件 gmslr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