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站内搜索

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 » 新闻中心 » 物流资讯 » 我国应加快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走廊”

我国应加快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走廊”

发布时间:2011-05-20,查看次数:578

我国应加快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经济走廊”


2011-05-18 17:39:16 来源:解放牛网


  
    2011年5月18日,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与会专家分析和展望了2010~2011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对我国进一步推动次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并正式发布了2011年大湄公河次区域蓝皮书《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发展报告(2010~2011)》。

    蓝皮书指出, 2008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论坛在昆明的正式成立,标志着GMS交通走廊已逐步发展成为全面成熟的经济走廊,对区域内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作用日益彰显。新形势下,经济走廊建设将成为进一步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重要形式,并将对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促使中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且随着中国面向大市场、面向大周边、面向重要资源和能源的互利共赢战略的实施,GMS经济走廊国家间经济技术合作的成效和战略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目前,建立东西经济走廊已经成为区域内各国政府的共识,口岸通关便利化进展明显,沿东西走廊展开的多国运输逐年增长。2009年,东西经济走廊(缅)妙瓦底—(泰)湄索之间的贸易额达1417亿泰铢,约合60亿美元;(泰)穆达汉—(老)沙湾那吉之间的贸易额为260亿泰铢,约合8.4亿美元。

    但是,自1998年GMS经济走廊建设启动以来,联系缅—泰—柬—老—越的东西经济走廊作为优先项目进展较快,而联系中国和中南半岛各国的南北经济走廊建设则相对滞后。近年来,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南北经济走廊建设逐渐提速,取得了新的进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如西线方向,昆明—曼谷公路中国境内段已全线建成高等级公路,老挝段已全线贯通;由中泰双方出资建设的昆曼公路跨湄公河的会晒大桥将于2011年完工。

    铁路建设方面,与南北经济走廊相对应的泛亚铁路东、中、西三个方案中的中国境内段项目均已列入我国《铁路“十一五”规划》并相继动工。其中,昆明至玉溪铁路已经于2009年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建成;玉溪至蒙自铁路计划2011年建成;蒙自至河口新建铁路计划2012年建成;中线玉溪至磨憨铁路已于2010年开工建设,预计将在2015年之前通车。预计下一阶段,中国将在公路、水运、铁路、民航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与GMS各国的合作。

    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推进。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中国与各国密切合作,签署了《GMS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的附件和议定书,并签署了中越关于在河口—老街口岸初步实施《便运协定》的谅解备忘录。今后中国还将在亚洲开发银行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重点开展海关、检验检疫、贸易物流、商务人员流动和信息平台建设等5个GMS贸易便利化优先项目。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在南北走廊建设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如资金缺口较大、泛亚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尚需时日、各国政策法规不一、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程度有待提高等。

    为此,蓝皮书指出,中国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进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以南北经济走廊建设为基础,实施国际通道经济带动战略,使经济走廊与通道建设互为协调,产生最大效益。

    蓝皮书建议,应率先启动昆明—河内经济走廊建设,着力推动昆明—曼谷经济走廊建设,创造条件促使各方支持昆明—仰光经济走廊建设。要与泛珠三角区域省区联手推动南北经济走廊建设,并将之打造为从泛珠三角区域延伸至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国际经济走廊”。其范围东联中国泛珠三角的华南沿海省区和港澳地区,北接重庆、四川等中国西部大市场,南下海防、曼谷、仰光,并连接次区域广大地区,成为泛珠三角与次区域合作对接的主干。

Copyright © 2004-2015 gmslogistics.org,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GMS.LRC 滇ICP备13000038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给我们发邮件 gmslr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