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站内搜索

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 » 新闻中心 » 中心动态 » 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陆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陆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发布时间:2014-05-18,查看次数:727


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陆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举行

 

 
    2014年5月16日,中国港口协会陆港分会成立大会暨中国陆港发展研讨会在西安举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物流研究中心秘书长刘金鑫应邀发表题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际陆港建设与运营的演讲》。



 


    进入21世纪以来,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亚太地区正在成为国际地缘政治经济的中心,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时期,中国-南亚地区的合作进入良性互动期,区域经济合作体制已经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中的主流,如何准确把握判断自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各自正确的战略选择,获得发展优势,是次区域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提出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
    根据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政府间陆港协定》,具有国际重要性的陆港是,指与一个或多个运输模式相连接的、作为一个物流中心进行运作的内陆地点,用于装卸和存储在国际贸易过程中移动的货物并对之进行法定检查和实行适用的海关监管和办理海关手续。
    2013年3月18-19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召开国际陆港建设与运营研讨会,与会各国就国际陆港建设运营提出意见和建议。中国交通部代表提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融资、管理作业、优化过程、人员培训、物流信息化、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
    刘金鑫提出国际陆港建设与运营的方案:
    1.将国际陆港建设纳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体系之一,在顶层设计上予以重视。
    2. 将国际陆港发展方向定位为自由贸易园区试点,这是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最佳切入点。
    3. 将国际物流金融作为国际陆港运营的一项重要增值内容,提供跨国贸易金融服务。
    4. 将国际物流信息作为国际陆港运营的一项重要增值内容,在国际陆港运营中主动探索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模式。
    5. 推广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跨境运输安全模型,重视物流安全问题。
    6. 支持国际陆港企业参与发起建立国际性区域行业组织,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开展通道监测统计和标准制定。
    7. 陆港企业尽快开展国际化改革,高度重视战略咨询研究。
    8. 重视国际物流人才培养和共享。
    国际陆港建设与运营是一项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的成败,国际合作是一个不断沟通、不断认知的过程,物流企业将面临着语言、文化、习惯、宗教、贫穷、媒体等各个方面的挑战,市场的联通将成为一条无形的纽带,求和平、谋发展、经济发展、消除贫困的共同愿望,将各国企业家们联系在一起,经济走廊次区域各国政府的共同努力将推动着企业家的前行!



Copyright © 2004-2015 gmslogistics.org,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GMS.LRC 滇ICP备13000038
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给我们发邮件 gmslr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