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专题报道
站内搜索
刘金鑫:国际陆港纳入联合国亚太交通运输区域行动方案
刘金鑫:国际陆港纳入联合国亚太交通运输区域行动方案
2014年10月15-17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交通运输委员会第四届会议在曼谷召开,来自34个国家120多位代表参加本届会议。本届会议与信息技术委员会联合同期举行。会议《亚洲及太平洋发展交通运输区域行动方案第二阶段(2012–2016年)》的执行情况,讨论共同面临的挑战和解决发展方向,以及秘书处的未来工作。会议期间,就提高跨部门基础设施的协调增效、国际陆港的开发和运营、交通运输便利化以及物流开发、推动可持续和包容的交通运输系统等3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重大议题,审议2016-2017年行动方案的草案,为实现连接亚太区域的国际一体化多式联运和物流系统的愿景提供。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秘书处将与成员国和准成员国政府部门和区域组织以及运输协会要加强相互协作,制定和执行有助于实现包容、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并促进性别平等的运输政策和方案,亚太经社会成员国在规划、开发和落实包括亚洲公路网、泛亚铁路网、岛屿间航运和国际陆港在内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使成员国和私营部门更有能力开展和实施旨在提高国际运输业务和物流效率的各种措施。
亚太地区的发展依赖于交通系统,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共同建立一个有效和可持续的区域运输和物流网络,联合国副秘书长、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长 Dr. Shamshad Akhtar博士说,2015年后的亚太交通区域行动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加强运输方面的区域合作和一体化,以促进包容西可持续发展”;我们积极支持和促进建立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国际多式联运和物流网络连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我们必须采取行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南南合作项目专家、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区域交通便利化技术专家刘金鑫说,国际陆港是亚太区域推动实现更为公平的经济增长的重要资产,管理良好的陆港有助于降低运输费用并减少总体过境时间,《政府间陆港协定》对于各国政府制定内陆开展战略提供了依据,帮助内陆国家和省区以低于现有成本进入市场,并推动整个区域物流业发展。目前,大多数国家国际陆港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各国政府、地方政府和社会都会从成功的陆港开发中获益,特别是为各种类型的求职者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政府部门有责任执行联合国《政府间陆港协定》在制定发展规划中将国际陆港作为一项重点目标,将国际陆港项目的开发和运营置于优先开发位置,采取措施保护陆港建设投资企业的权益,海关、质检等部门要进入国际陆港开展便利化运输服务,政府在陆港审批上要严格把关,在招商引资政策上要真实落实,在土地使用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为投资企业提供便捷服务,在投资强度上要按照当地市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定,不要搞重复建设和圈地运动。